12月13日,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,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,以国家公祭的方式,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。以此为契机,2020年12月17日下午15:50,在图书馆二楼休闲阅览区,由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主办、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三春同习社承办的红色经典诵读活动,以“抗战”为主题,通过诵读的形式,铭记历史,传承精神。
下午15:50,主持人王思颖,宣布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正式开始。活动的第一个环节,由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直属党支部的老师们,集体朗诵毛泽东的《沁园春·长沙》。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曾记否,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?老师们声情并茂的朗诵,一下子将大家带到了那个战火与豪情齐飞的年代。
第二个环节,是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的四名志愿者的个人朗诵:李瑞同学朗诵的是叶挺的《囚歌》,她将革命先烈炙热纯粹的革命精神,表现得淋漓尽致;李双珊同学朗诵了李大钊的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》,乱世下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,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;李欣阳同学带来的是戴望舒的《我用残损的手掌》,他的诵读,一字一句倾诉着华夏儿女对祖国的深情;刘采薇同学为我们诵读了《可爱的中国(节选)》,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娓娓道来。
朗诵结束后,师生们互相分享了自己阅读和朗诵这些红色经典时的心情和感受,诵读活动于下午16:30结束。
同胞的伤痛,我们不敢忘却,不是为了仇恨,而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。往事作古,当下与未来却可以被创造。祭奠逝者,是为了不溺于享乐;缅怀先烈,是为了激发建设热情。愿我们在红色经典的熏陶下,不负时代,励志创新,开拓未来。


